博文

再谈五行与时代气质

图片
原创  光睦  泉布坊  2025年08月31日          《纲鉴易知录》卷一里有一句话:“太昊伏羲氏,以木德王……炎帝神农氏,以火德王……黄帝有熊氏,以土德王……少昊金天氏,以金德王……颛顼高阳氏,以水德王。”        这其实点明了一个简单却深刻的事实:朝代的更替,不仅是权力的更替,更是五行能量的转换。 换句话说,每一个新王朝,都意味着一个新的“气运”在天地之间主宰起来。若用现代一点的话来说,就是整个时代的三观、人设与气质,已经换了一副模样。         因此,汉朝有汉朝人的气质,唐朝人有唐朝的气质,宋朝人有宋朝的气质。元朝、明朝、清朝的主流风貌,又各不相同。这里的“气质”,并不是指个体小差别,而是大多数人共享的那股子氛围、精神和格调。 --- 与时代格格不入        当一个人所秉持的气质与主流相去甚远时,往往会感到格格不入:说话不投机,做事不顺心。于是,他更要主动去寻找和建构属于自己的“小世界”,找到几个气味相投的人,才能安顿心情。生活的秘诀并不复杂——和气质相近的人多往来,日子自然舒畅。        不需要羡慕别人,因为那不是你的路;别人也没法复制你,因为那本来就属于你。        相反,若一个人的气质正好契合新时代的气运,那便是“风口上的人”——自然大红大紫。若不契合,再怎么用力,也常常是“靠边站”。这就是所谓的“时运”。 --- 天命与人力        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努力半生,始终不得其门而入——并非全是个人无能,而是三观、人设、气质,和新时代就是不搭调。所谓“此是天命,非人力可为也。”         有人会问:既然如此,能不能强行改变,去随大流呢?         当然不是不行。但违心的事往往难以长久,而且常常“吃力不讨好”。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别人,最后也只能算是别人拙劣的模仿。何况,世事如气候,“前面也在下雨”,这片...

八字不见印星会怎么样

图片
 原创  光睦  泉布坊  2025年08月30日         在十神里,“印”像一方温暖的屋檐,也像暗夜里的一盏明灯。它有两种面貌——正印与偏印(偏印也称为“枭神”)。从理法上说,印星的来源,是生日主之五行:能“生我”的五行就是印。比如日主为火,那么印就是木;日主为木,印为水;日主为土,印为火;日主为金,印为土;日主为水,印为金。印的象意很朴素:父母与长辈的庇护、读书与学习、资源与信仰、安定的心理底座。         怎么看自己有没有印?八字以“日干”为我,去观察四柱里是否出现了“生日主”的那一系天干地支。举个小例子:某人日主丙(火),若命盘里见到甲乙、寅卯(木气)便是印的踪影;再如日主壬(水),若命盘里见庚辛、申酉(金气)就是印。若通盘看去,竟全无“生我”之气,便可称“不见印星”。       以现在时间点的八字为例,乙巳 甲申 辛未 壬辰,不管是乾造坤造(乾造指男命,坤造指女命),日主为辛金,印为土,那就看看八字的其他几个字里有没有土。很容易发现,年月日时四柱都包含有土。这个时间点出生的人,就叫八字有印。反之,对于辛金日主,如果八字中找不到包含土的字,那就叫八字无印。比如2023年4月3日下午6点出生的人,八字是癸卯 乙卯 辛卯 丁酉,辛金日主,八字四柱不见土气,这就叫八字无印。         不见印星的孩子,往往在早年较少从父母处得到充足的关爱与照看:不是父母无情,更多是现实琐事缠身,抱一抱、听一听、慢慢讲的时间少些。幼年身弱易患小疾,有的人心理上也更容易生出一种“与大人隔着”的感觉。但也有的人会因此更加的眷恋父母,或许,这也算是一种“童年阴影”。化解其实并不复杂:对于八字缺印的小孩,父母更要给予多一点拥抱与陪伴。孩子的气机最容易被触碰,一句温言温语、一回注视,往往胜过许多大道理。       到了成年,无印之人与长辈的缘分也容易显得“薄”一些:立场不同、看法相左,口舌便多。对女子而言,嫁入后与公婆的相处尤其要谨慎——并非谁对谁错,只是命局少了那份“天然的黏合剂”。此时不妨把重心拉回“小家庭”:边界分明、礼数周到、少辩少争,把该尽的孝道...

再谈八字中的确定与不确定

图片
原创  光睦  泉布坊  2025年08月29日          以前多次讲过,同八字为何不同命运?是因为八字只是一个框架,它并没有把命局能量的轻重、大小完全呈现出来。于是,看似一样的八字,实则包含的五行能量并不相同。        就像两张白纸,肉眼看起来一样,可若用更精细的仪器去测,还是能分出差别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,也不会有两份完全相同的五行能量。哪怕是双胞胎,命运也会有所不同。有人把差别归结为出生先后,这不能说全无道理,但也不足以解释一切。即便假设真有“同时出生”的双胞胎,八字也不可能穷尽他们能量上的差别。         人的五行能量,既与先天有关,也与后天有关。        先天的是固定的,是八字“确定”的部分;后天的影响则灵活多变,构成了“不确定”。        这些后天的因素几乎无所不包:居住环境、饮食习惯、衣着喜好、作息起居,乃至每天读的书、看的电影、听的音乐……最重要的,莫过于周围的人。家人、朋友、同学、同事,每一次接触都在悄然塑造我们的能量状态。亲密的人影响更深,关系疏远的人影响较浅,但长年累月积累下来,也足以让命运的走向有所不同。 “流浪大师”沈巍为什么一生那么坎坷波折?为什么会流浪?甚至露宿街头,以垃圾为餐,不是他的八字的“先天”决定的,是后天的因素决定的,是他所处的环境、所遭遇的人决定的。发生在他身上那么多不幸的事情,本来都是可以避免的。        所以,人生中总有“确定”的部分,也有“不确定”的部分。        每个人都有父母,这是确定的,反映在八字中无法更改。兄弟姐妹同出一门,他们八字里呈现的父母信息也相近。但现实中,兄弟姐妹间的亲疏远近、机缘际遇,仍各有不同。至于家庭之外的人际交往,就更无法一致了,这正是命运差别的重要来源。        假如一对双胞胎,他们住在同一间房,吃一样的饭,穿一样的衣,读同样的书,看同样的电影,朋友圈子高度重叠,他们的人生轨迹自然...

有朋友,路就不孤单

图片
 原创  光睦  泉布坊  2025年08月28日        “朋”字,从造字的角度看,是两个“月”字。就像一对翅膀,差不多才能并排飞翔。朋友也是这样,需要彼此相近、相合,才能同行。        人到底能不能没有朋友?换个角度想:有人能和自己下棋吗?每一步都清清楚楚,结果自己早已知道,那还下什么?人生若只剩自问自答,便失去了趣味。人和人之间,需要有朋友,需要交流,需要有人倾听与了解。真正能孤独到底的人,是不存在的。即便有,那也是很可怜的存在,除非他成了上帝。         宋朝有个叫郑侠的人,喜欢下棋。他常常逼客人陪他对弈,可有些人根本不会,只好看他“自与己棋”:左手执白,右手执黑,下得有模有样,还能分出输赢。可那又如何呢?若有真正的棋友,他怎么会只和自己演一出戏?这本就是无奈之举,正说明人是需要对手、需要朋友的。        流落荒岛的人,会把鸟兽甚至树木当作朋友;现实生活里,也有人把宠物当成自己的伙伴。那都是无奈的替代,因为人心里最深的渴望,是回应和理解,而这只有同类才能给予。        宋代诗僧释云岫有句诗:“求人思搭对,见面懒寒暄。”说的正是这种微妙。人需要朋友,还最好是和自己水平相近的人。只要彼此心意相通,不必太多客套,就已经足够。        有人打趣说,上帝不能和自己下棋,只好躲在旁边,看我们一局一局地落子。于是便有了“人在做,天在看”的说法。        朋友,就像那“另一只翅膀”。有时它在身边,有时只是远远地守着。但正因为有它在,路不再孤单。 (配图由ChatGPT提供)

过分的独立其实是不懂爱

图片
 原创  光睦  泉布坊  2025年08月27日       常有人把“独立”挂在嘴边,似乎越独立,越代表成熟。可若细细去看,独立的背后并不都是强大,有时候,恰恰是脆弱的伪装。        太过独立的人,往往把心层层裹紧。表面上,他们不依赖别人,不求人,不示弱,好像无所不能。但这种“不需要任何人”的姿态,常常并不是因为力量充盈,而是因为内心深处的软弱与恐惧。他们怕被拒绝,怕暴露脆弱,怕自己的需要无人回应。于是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关上心门,靠自己一人扛起所有。        时间久了,心会慢慢变冷。那颗长期独立的心,不再习惯温柔的对待,不再懂得如何表达需要。它散发出的气息,是冰凉的,没有温度,也没有爱。对自己,它不允许软弱,不允许停歇;对别人,它也同样苛刻,不容许迟疑与脆弱。结果就是:既不会好好爱自己,更不懂如何去爱别人。久而久之,它冻伤了自己,也无意中伤害了身边的人。        真正的独立,从来不是绝不依靠。真正的坚强,是敢于承认自己的有限,敢于在需要的时候开口,敢于在信任里依赖。因为依赖不是软弱,而是人与人之间自然的连接。就像树木生长需要阳光雨露,河流需要源头与归处,人若完全与他人切断联系,所谓的“独立”便成了一种孤绝。        真正独立、自信、坚强的人,往往更敢于信任别人。       因为他们知道,信任并不会让自己失去什么,反而让关系更有力量。内心稳固的人,不惧怕托付。只有心底不安的人,才会用“不信任任何人”来保护自己。可那不是力量,而是一种更深的孤单。

钱比钱贵

图片
 原创  光睦  泉布坊  2025年08月26日         买一辆车,几年后折旧到只值一半,心里也并不觉得特别难受。但若是同样的钱投在股市里,账面少了一半,就常常寝食难安,甚至信心全无。        又比如,彩票中奖一百元,可能转手就花了,可若是自己工资里掏出的一百元,哪怕只是买菜,也要为了几毛钱精打细算。         这种花得随意的钱,可以叫作“平民钱”;而那些花起来让人心疼的钱,则像是“贵族钱”。于是,就有了“钱比钱贵”的现象。         这种错位的感受,不止在股市、在买菜中出现。想想有的人在海外旅行:一个几千上万的名牌包,买得毫不犹豫;但在街头小店,面对几块钱的一瓶水,却觉得“太贵了”。究其原因,无非是汇率换算、物价比较所带来的心理错觉。其实不论是包包还是饮料,本质上都只是满足当下的需要。        当我们意识到这种现象,就会发现,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:有时不把钱当钱,有时又惜钱如命。人之常情,无需自责。钱的轻与重,并非全在数字,更在我们的心境。        作为一个理性的人,应该明白的是,无论什么情况下,钱其实都是一样的。 (配图由ChatGPT提供)

命中无财也能富:印的能量如何转化为财富

图片
 原创  光睦  泉布坊  2025年08月25日 一、财富的真正定义        在传统命理中,财的定义是“我克者为财”。所谓“我克者”,就是我所能解决的问题。流年老师说过: 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量,就是他所拥有的财富量。        换句话说,财富并不是单纯的钱,而是一个人应对世界、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。能量越大,财富越多。财神,其实就在我们自己身上。 二、财富的六个层次        流年老师将财富能量划分为六个层面: 资财  —— 现金与资产,这是最直观的财富。 资源  —— 人脉与社会关系,决定机会的多少。 资讯  —— 知识、经验与信息,影响判断与选择。 智慧  —— 志向胸怀、人情练达、谋略技艺,这是财富的高阶体现。 身心安泰  —— 健康与自由,是一切财富的根基。 功德  —— 与人为善、奉献付出,这是最高层次的财富积累。        这六个层次并非孤立,而是可以互相转化。 稳定的经济基础,能让你有条件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;良好的人际关系,又让你获得新鲜的信息与启发;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,才能增长智慧;而智慧,往往能带来新的机会与突破。所有这一切,都必须建立在健康与善念之上,才会走得长远。 三、财富的突破性认识:印亦是财富        很多人谈财运时,只盯着命盘中的“财星”。但从流年老师的六个财富能量层面来看, 财富不只来自财星,还要看印星。        命理里常说“财印相争”(参看 由来财印两相防 ) ,但如果从能量的角度去理解,财与印并不是绝对冲突的。能量是可以转化的,印的能量同样能转化为财富能量。        印代表学识与智慧,这是资讯和智慧层面的财富;印也代表环境与地位,这意味着更好的平台和机会。学识可以转化为职业与收入,智慧可以带来谋略与机遇,环境与地位则能为财富的增长提供舞台。         因此,看财运不能只看财星,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