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紫火运两性关系杂谈续
原创 光睦 泉布坊 2025年03月08日
一块蛋糕,本来五个人按能力来分,我们假设这五个人的能力相对固定,每个人能分多少蛋糕也按能力固定了。突然一天,多了五个人要来分蛋糕,结果会如何?原来的五个人还能都分到同样多的蛋糕吗?如果有人不能继续保持和以前一样多的话,那么,是这个人的能力不如以前了吗?
把这个简单故事背后的道理想清楚,就能理解现在社会中两性关系的状况。以前的社会,完全由男性主导,女性能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多,主要在于生儿育女、操持家务上面。而如今,在生产力大发展的背景下,女性得到了解放,女性进步了,开始更广泛的参与社会分工,基本上很少有岗位只有男性能做而女性不能做的。就如前面按能力分蛋糕的比喻,参与分蛋糕的人多了,且有各自的能力,在这种情况下,男性要继续分到同样多的蛋糕,想继续保持优越感,做得到吗?
显然,如果按比例来看,在变动过程中,少数优秀的男性甚至可能分到更多的蛋糕,但更多的男性将不能分到和以前一样多的蛋糕,甚至有些男性分得的蛋糕还不如新加入分蛋糕的女性。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看起来,优秀的女性越来越多,女性显得越来越风光,男性则显得越来越一般。实际上,不是男性变得一般,而是在新的规则之下,由于新竞争的加入,相对而言显得一般了。整体上看,就会有种“阴盛阳衰”的感觉:男人们似乎处处受挫,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家庭里,被女性比了下去,失去了过往的风光。
这一切发生的时间并不长,尤其是在中国,只是在废除了封建礼教后,然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短短数十年所达到的状态。
我以前也讲过,现在这个时代按元会运世的划分来看,运卦为天风姤,卦辞中有“女壮”字样,直译就是女性壮大。可以简而言之,走完这个卦,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女性的强大。那么,从摆脱封建礼教到现在这短短数十年时间,女性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?我们借鉴十二长生来划分,十二长生本是指气的十二种状态,包括胎、养、长生、沐浴、冠带、临官、帝旺、衰、病、死、墓、绝。如果以走到帝旺的阶段看作是走完了天风姤的一卦,实现了“女壮”,那么现在是不是差不多在长生、沐浴这个位置上?类似于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。
我们用青少年去做类比,一些社会上的事情和现象就会更直观和容易理解。青少年有他的优点,也有他的缺点。优点是求知欲强,敢于开拓、积极奋进、精力旺盛等等。我们看一下现在社会里的各种学习班、辅导班,是不是几乎都是女性为多?连古琴这样被誉为君子之器的乐器,在古代绝大部分都是男子在学在弹,前些年我去学的时候,同学中大部分都是女性,一个小班六七个人当中能有一两位男生算不错了。看得出,女性珍惜来之不易的教育平权的的机会,好学的女性远多于男性。这正是求知欲强、积极奋进等精神的综合体现,也正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女性风貌。
那么,青少年的缺点又是什么?这个要见仁见智,因为谈缺点不那么容易让人接受。我认为青少年的主要缺点,在于缺乏经验,而又容易自负。青少年容易瞧不起人,觉得自己才是最了不起的那个。我想,经历过青少年时期的人都会同意我这个看法。所谓年少轻狂,是很多人都曾经历过的。从社会整体来看,女性逐步逐步的主导家庭事务和社会事务,会不会也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?在过去男性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封建时代,家庭和社会的伦理秩序及价值观是明确的,在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体现在“三纲五常”上。当然,我们站在今天的立场,可以认为这不合理,但如果站在历史的立场,既然那个时代的人们普遍接受那样的价值观,在那个时代眼里就是合理的。那么,今时今日,我们又应该倡导什么样的家庭社会伦理与价值观呢?
女性不仅在家庭事务中要做主,也要在社会事务中作主,这在以前有“礼教”束缚的情况下,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。现在不仅成了可能,更在逐步实现。但对于女性来讲,因为没有先例,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又太遥远,不足为凭,缺少一套类似儒家思想的理论体系来作为指导,新理论的发展和形成尚需时日。所以在思想方面而言,当前还只是一种混乱状态,旧的价值体系已经崩溃,新的却还没形成。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期,各种思潮起伏,人们在尝试各种可能(所以出现“普信男”论调是正常的,属于两性的新关系发展到一个阶段的自然产物,女性已摆脱男性的束缚,并反过来开始批评男性。)需要思考的是,有什么不变可应万变?如何能不迷失于这个时代?真的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尝试一遍吗?还是该互相给对方留下空间,互相承认价值?
不少女性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活成了“女汉子”,因为不甘“臣服”于男性,宁可什么都靠自己,所以不得不越学越多,越做越多,自身的女性能量越来越少,反而身上男性能量的特征越来越多。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吗?有没有办法改变?
我们知道,男性择偶多不会介意不如自己的女性,女性择偶则相反,往往希望对方比自己强。但到了现在这个时代,在已明知男女之间表面上的差异越来越小,甚至有不少男性的表现不如女性的情况下,那么还期待自己的另一半一定要强于自己吗?除了经济条件、外貌这些“硬”指标外,还有其他可参考的标尺吗?万一觉得对方连见识都不如自己,那又该从什么角度来欣赏另一半,去接受他呢?当然,还有个问题是,当你觉得对方不如自己时,会不会只是“年少轻狂”呢?我觉得,将这些问题平常多问问自己,有助于客观思考,找出一条路来,因为现在的“时”和“势”,都在女性的一方。
而留给男性的思考主要在于,没有礼教束缚后的女性,已经不能用“三从四德”作为要求,那么又该如何对待另一半?哪些想法是一厢情愿,不切实际的呢?又有什么样的牺牲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呢?您做好了接受新时代的准备了吗?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