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经路上,想吃一口唐僧肉的女妖精很多(谈谈近期“泰国名媛高僧”丑闻案)
原创 光睦 泉布坊 2025年07月19日
2025年7月15日,泰国政宪公报网站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公告:国王玛哈·哇集拉隆功陛下正式撤销此前6月22日所颁布的皇家诏书——原诏书拟授予81位僧侣新的法号与任命。但不到一个月,这道“金口玉言”便被收回,引发外界广泛猜测。
事实上,这一“收回成命”,被普遍视为王室对连日来的佛门丑闻的强烈回应:多位高僧陷入“仙人跳”式骗局,不仅破了清规戒律,更有多人被拍下私密影像,遭人长期勒索。佛门声誉严重受损,举国哗然。
据多家媒体报道,这场风波的核心人物是一位绰号“高尔夫”的女子。她以色相为饵,一步步引诱僧侣破戒,再以影像要挟,长线勒索。这种手法并不新鲜,却一再奏效。显然,面对欲望,有时看似坚固的戒律,实则不堪一击。
但“高尔夫”式的诱惑,并非21世纪才有。早在明代,冯梦龙在其《喻世明言》中就收集了一个极富寓意的故事,名为《月明和尚度柳翠》,讲的也是类似情节,只是更深一层地揭示了“因果”与“度化”的双重主题。
故事的前半段发生在水月寺。当时寺中住持玉通禅师已修行五十二年,道风清正,名重一方,素不染尘。临安新任府尹柳宣教到任,要求地方僧俗士绅前往迎接,唯独玉通不肯下山。柳府尹怀恨在心,设计让官妓吴红莲假扮寡妇,前往寺中借宿。
红莲以“腹痛”为由,借机住进禅房,夜深香暖之际,以柔语试探、以色相挑动。玉通虽心如古井,却终究因一念未稳,破了色戒。次日才知自己是中了奸计,愤而写下一首《辞世颂》以作诀别:
> “自入禅门无挂碍,五十二年心自在;只因一点念头差,犯了如来淫色戒。你使红莲破我戒,我欠红莲一宿债;我身德行被你亏,你家门风还我坏。”
玉通留下这偈子后圆寂,誓要以另一种方式进行报复。于是,他转世投胎为柳宣教之女,名唤柳翠。
而故事的后半段,便是“度”的开始。
柳翠自小聪慧,生得姿容出众,却命途多舛。因家道中落,流落民间,后入杭州抱剑营为歌妓。到这里,玉通和尚算是“报了仇”,彻底败坏了柳家的门风。但柳翠虽身在风尘,却不忘布施行善,常在寒冬中为乞人送粥,为穷病者购药,渐渐在民间有“善伎”之称。她还出资修桥筑井,柳翠桥、柳翠井皆以其名而建。
这时,水月寺的月明和尚知道柳翠根器未坏,察觉机缘将至,就派法空长老找到了柳翠。法空长老先向她阐述因果的道理,令她“顿起追前悔后之意”,再让她去找月明和尚。月明和尚见到柳翠后,话说得更直白些:“恩爱无多,冤仇有尽,只有佛性,常明不灭。”指点她“你要识本来面目,可去水月寺中,寻玉通禅师与你证明”。柳翠回到月明寺,焚香礼佛,见旧物、忆旧梦,前世记忆一点点苏醒——她才明白,自己竟是那曾在佛门中修行五十余载的玉通禅师;而她今生的身份,原是前世发下的“愿力”与“业债”。
于是她彻悟因果,不再贪恋红尘,重归佛门。
这个故事有趣之处,在于它不是一味地批判“女色”是祸,也不是简单地将僧人塑为被动受害者。红莲的诱惑不假,玉通的破戒是真,而最终化解因果、修得清净的,是投胎为女、再次自度的“自己”。
这也是最深的一层:“你若沉沦,谁也救不了你;你若觉醒,谁也拦不住你。”
而再看泰国当下这些“出事”的高僧,问题不在“高尔夫”用了什么手段,而在这些僧侣早已在心中为诱惑留了空隙。
有句话说得很直白:“取经路上,想吃一口唐僧肉的女妖精很多,爱上唐僧,跟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经的,一个都不会有。”若非美人另有所图,怎么会投怀送抱?
这并非只说给和尚听。对于每一个在尘世中修行、寻求精神超越的人来说,柳翠、红莲、高尔夫式的“考验”时时存在。她们可能不是人,而是物欲、权力、美色、虚名——种种诱惑,披着不同的外壳出现在我们面前。
你若真是唐僧,就得认清:她们不是来陪你取经的,是来试你成色的。
(插画主题“月明和尚度柳翠”,由ChatGPT提供)
评论
发表评论